查看原文
其他

这本品牌杂志应该早点出版,因为创作者的⼼声也需要被听到

☁️ 乌云装扮者 2023-01-04


如果把品牌看作一本杂志,那么产品就是它的封面,是消费者最容易触碰的入口。但只有翻开封面,才是“主编们”正在发挥创造力的地方,让这本杂志变得可以让人坐在沙发上,开启一次深度阅读。


代表了新生活方式的小红书,在今年就做出了让人意外的决定——做一份关于年轻人生活趋势的杂志书《about 关于》。



意外,是因为互联网平台“短平快”的特性无法在纸质出版物上发挥,抛弃优势从零开始,既不符合商业逻辑,也容易费力不讨好。


区别于一般的品牌杂志,《about 关于》更像是有着独立选题的衍生读物,有科普文章、人物访谈、学者约稿……摄影和插画也都在水准之上。


于是,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,在开屏广告和弹窗推送都看不到的这本杂志书,出现在独立书店和艺术书展中,以每本 88 元的价格出售,目前已出版至第二期,第三期也已经在制作中。


随意翻看编辑部的小红书主页,最常见的评论是:“售罄了,哪里还能买到?”



今年夏天,巴黎香氛品牌馥马尔香水出版社在国内也发布中文品牌刊物《Game Changer 创作与自由》,书名的灵感来自馥马尔的品牌历史——


22 年前,Frédéric Malle 以香水“出版人”的身份,召集全世界九位调香大师,并赋予他们充分的创作自由,这种新的经营模式让馥马尔成为香水行业的 Game Changer。


翻开它,你会看到原生内容以策展的方式呈现,有 Frédéric Malle 在版块间的导览、五位不同领域创作者的访谈、香氛大师与他们的“杰作”、一份“香氛探索地图”……


这本刊物在品牌位于上海江宁路的展览中摆放,成为读者们认识这家“出版社”的代表读物。



新消费代表品牌三顿半也推出了自己的出版物 ——《城市灵感手册》,与在地的精品咖啡品牌合作,探索各地咖啡文化和城市风貌。


一只手可以掌握的尺寸,像是旅行品牌推出的城市指南,而《城市灵感手册》恰好也以城市为系列命名,目前已有五本:重庆、哥本哈根、上海、泉州、北京。不单独售卖,仅在配套咖啡产品套装中赠送。


虽然是迷你书又是“赠品”,但野心并不小,“通过一杯咖啡,认识一座城市”,在传递咖啡文化属性的同时,也让品牌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。



在过去的 10 年里,杂志停刊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闻,而创刊和复刊的消息也总要加上一句前提:“纸媒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……”在这种悲壮的氛围中,品牌“做杂志”更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理想主义行为。


可是,当互联网公司、传统生活方式消费品、新消费品都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,你便不能否认它的实际价值:一份印刷的、可以触摸的媒介,能够传递更深度的内容


而品牌们也终于醒悟,要让消费者知道“品牌”,除了产品,还需要讲出自己的故事。


不要以为只有生活方式领域的品牌才懂得做杂志。另一边,科技公司早已开始了内容领域的“非典型”尝试——就在最近,vivo 的《创作者》杂志已经出版了第三期




创作者

我拍了拍你的十年


去年 8 月,在《创作者》杂志的创刊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在任何时代,创作都因其体裁的广度不断激发着想象力的运转、推动着故事的叙述与生发,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往往以鲜活的样貌灌注其中。”


关注科技背后的人文属性,是 vivo 推动杂志问世的重要原因,刊名“创作者”指出它的使命:以影像创作者为核心面孔,让手机背后的人讲述自己的心声


于是,你便能看到创刊号的镂空封面下,有一张反光的镜面卡纸,读者无需翻开就能看到镜面中模糊的自己,这构成了绝妙的隐喻:真正的创作者,就是镜子里的你。



发布于去年年末的第二期,封面是 2021  vivo影像加手机摄影大赛的照片合集,呼应着“我们的 2021”主题,这期《创作者》记录了每位受访创作者的“2021年度时刻”,以生动的影像诠释人人都有成为创作者的潜能。



最新一期的《创作者》也延续了镂空封面设计,在圆角菱形的下方,显现出扉页的手机摄影——恰好是一幅山峰的肖像照。恰逢 vivo X 系列手机发布十周年,本期杂志的主题便是“我拍了拍你的十年”



“拍了拍”有拍摄的意思,也有“拍拍肩膀”打招呼的意思,这一期的主题便围绕这个双关语:vivo 作为一个记者和摄影师,拍摄下创作者们的生活状态,也像老朋友一样拍拍他们的肩膀,发生一次次真实的沟通。


这并不是随便“拍拍”而已,在杂志里,有 40 多位创作者分享了自己在这十年里的个体记忆和时代思考。



其中有人以手机摄影为职业、有人透过手机镜头为电影带来新的讲述方式、有从胶片时代走来的摄影师、也有直击现场的公益摄影师、还有在各自领域观察影像的学者、艺术家、 策展人……


呈现形式上,有 Q&A、长篇采访和创作者对谈,一共 134 页的彩色页面,将创作者们的作品和肖像鲜活地呈现于纸上。这也是纸媒相比社交网络的优势:能够以更多样化、深入化的方式探讨选题



不相信?


翻开目录,就能瞥见 vivo 对“我拍了拍你的十年”这一主题的思考。“我 VOICE”“记忆 MEMORY”“思想 THINKING”三大部分分别对应人物素描、长篇故事和深度观点,从“拍下身边事”的轻松聊天到“影像与记忆”的哲学思考,由浅入深的安排让创作者们的心声被看到、被阅读


这些编辑的巧思让读者一旦翻开,便有条不紊、渐入佳境。



一张肖像照、两个摄影作品、六个问题,第一部分的“我 VOICE”用规整的格式呈现 10 位创作者的人物群像,虽然每人占据的版面被牢牢控制在 2 Page,但仍能从不断变化的 Q&A 问题中看到创作者鲜活的姿态。



比如,手机摄影师小北用一个词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时,谦虚地说是“瞎拍乱嗯”,而电子音乐制作人 Run 则将自己的状态“务虚”地描述为“水流”。当回答“最喜欢用手机拍什么”时,导演周白羽的答案是她的猫,跑腿骑手、脱口秀演员南瓜则说是他在跑腿途中看到的城市烟火气。



有的答案,读到就产生了画面感。冲浪者叶南语的第五个问题是“为什么选择了远离城市的生活?”,他说:


“起初我以为是自己对大海和大自然的向往,驱使我选择留在海边,过远离城市的生活。但五年下来,我逐渐意识到,不是我选择了大海,而是海的纯粹与浪漫留下了我。”



第二部分的主题是“记忆 MEMORY”,从第 22 页开始,照片被放大到整个跨页,文字也不再是碎片化的问答,而是连续几页的叙述。vivo 采访了 7 位创作者,用连贯而安静的方式呈现出他们与影像有关的个体记忆。



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来自意大利图片及视频摄影家安德烈·卡瓦祖缇,记者称他为“老安”。他的影像创作之路始于一台傻瓜机,他用它拍家乡的风景、建筑和身边的人,随性、自在是他创作的特点,但在这些简单的照片中,你总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元素。



在访谈中,老安用关键性的节点来标注自己影像创作思路的变化。从第一台相机的启蒙,到 90 年代流行小巧拍摄设备时,老安的影像创作转向一种更自在的方式,再到近十年的手机摄影时代,他更加注重照片背后的思考。


可以说,老安完整见证和参与了影像创作的发展历程,而他对移动影像的看法也至关重要:“全民影像创作的时代,也许就是一个全民记录自己的历史的时代。”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都是用影像写历史的人



第三部分“思想 THINK”呈现了五位在摄影、艺术、电影、纪录片和学术等领域持续工作的实践者和思考者,vivo 在这一部分中退居幕后,让受访者们互相提问和回答,前一个回答者负责提问下一位创作者,以对谈接力的形式探讨主题“影像作为超越的方法”。



这种形式让人联想到人类学家项飙与《单读》主编吴琦的对话实录《把自己作为方法》,书中通过两代学人的交流给出一种审视问题、 思维操练的方法——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,如何给自己定位。


而在“影像作为超越的方法”中,议题似乎聚焦到了更垂直的领域中——随着手机影像的变革,我们面临的机会和图景是什么



这一部分的开篇语也正是由《单读》主编吴琦撰写,他认为利用手机摄影,“我们得以目击时代现场,见证个人命运,进而更深地去探索,在技术变革的年代里,‘一种既不会简化我也不会压垮我的普遍性’。”



肖全、汪民安、曹斐、段炼、王久良。创作者之间的对话,串起了影像的变迁之路,这条路原本是属于少部分精英的,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,得益于手机影像的进化,每个人都能透过这台小小的设备,成为当下的创作者。



第三期《创作者》的制作思路大抵如此,在“十年”这个时间尺度下,用“拍了拍”这样轻松的方式去消解宏大命题,并邀请足够多的创作者分享故事,让杂志拥有更多元、分散的个体视角。



杂志

如何代表品牌和世界对话



如果你认为《创作者》只是又一本品牌内刊,仅供内部宣传企业文化用途,那就大错特错了,vivo 在这本杂志中呈现的面孔、视角、话题,都是从用户出发,且回到用户的。


不难看出,40 多位创作者采访的背后,必定有一支专业编辑团队操刀,去完成沟通、采访、编辑、排版的全流程工作。


更不用说在当下,推动一个以深度沟通为核心目的的品牌内容,如果没有直接的商业转化,就必须反复论证情感价值的转化效应。


不过,一切预料中的阻力在杂志成功面世后,都成为了不可言说的背景故事,我们能够看到的是,《创作者》杂志代表品牌与消费者产生了深层次的对话



成功建立“对话”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,让再大的投入也显得“划算”。一般的广告能够帮助品牌收获规模化的知晓度,而杂志则能建立深度和对话,对一个国际化的,面向大众的科技品牌,这两者都至关重要。


三期内容扎实的《创作者》中,vivo 不仅传递了自己在影像领域的积累,还展示出领先行业的“杂志方法论”——创意的选题、扎实的采访、深度的探讨、平静的叙述……这一切让 vivo 不单单是生产手机的公司,而是认真探索影像价值、赞美创作精神的品牌



专业是制胜的法宝



首先,专业的事情需要让专业的人完成,虽然大公司的品牌部有不少人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,但仍然需要专业、完整的编辑团队来出品,这次与 vivo 合作的是从 2009 年至今已出版 30 期文化类杂志的《单读》。



让创作者亲自讲述



从摄影到电影,从艺术创作到社会纪实,手机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广泛的创作工具,而每一个创作工具背后,都有一名创作者。


我们忽略了手机创作的作者性。当你可以随手按下一次快门时,创作的属性似乎就被削弱了,但是,创作的门槛从来不是便利度,而是创作者的思想和表达。


很少有品牌愿意将自己的消费者视为“创作者”,更不用说用一本杂志去讲述他们的故事、发出他们的声音,这一次是 vivo 给予了创作者们应得的尊重。同时,讲述创作者的故事,也为品牌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声音,有助于发掘更深刻的品牌内涵。



杂志是新的“新媒体”



在一切内容以手机屏幕为载体的时代,杂志本身是和当下媒体形式有重大区别的媒介,消费者已经重新对纸本阅读产生了“陌生感”。不要再讲杂志是传统媒体了,正相反,杂志是最新鲜的“新媒体”。



书写品牌故事



作为移动影像的开拓者,vivo 拥有宝贵的技术积累和用户社群,这一切都需要沉淀成为品牌底蕴,书写成为品牌故事,而它们不能仅存在于品牌官网的“about us”页面中。


杂志恰好提供了最好的媒介。它能有效地承载图文内容,结合品牌当下需求来确定选题,并在视觉排版上发挥创意。可以说,《创作者》杂志,在某种程度上,也是品牌从用户视角出发的一份文献记录。



拥有一份周边



Monocle 的创始人 Tyler Brûlé 曾描述过一个场景:当你在公共场合需要找个位子坐下的时候,你会看看一个人正在读什么,然后去想“我愿不愿意坐在这个人旁边”?这便是心理认同。


消费者需要知道,自己和什么样的人属于同一个“人群”,才能让品牌和消费者建立“共同的故事”。


《创作者》作为手机品牌的杂志,同时也是能够拥有的“周边”,在翻开它的那一刻,消费者既能感受到自己成为了一名“读者”,在看到杂志里的知名创作者访谈后,也会意识到“原来我们都在用 vivo”



在《创作者》第三期的末尾,有一份可以撕下来的小册子,里面记录了从 2012 到 2022 的十年间,值得我们欢呼的特别时刻。


想象中,作为站在移动影像前沿的品牌,vivo 一定更加看重那些技术变革的重要时刻,但是翻开这本小册子,最引人瞩目的却是被黄色高亮的、关于一个个 vivo 普通用户的生活瞬间



2012 年,当中国主导制定的 TD-LTE 和 FDD-LTE 同时成为 4G 国际标准时,环球旅行家、媒体人张海律在这一年的注脚是:“2012 年,我已经开始把朋友圈当笔记本来用了。”


2015 年,通过算法实现前置 3200 万和后置 5200 万高像素的 vivo X5 Pro 发布,在这一年,编剧、摄影师商华鸽“拍到了女儿出生时和我第一次握手。”


2019 年,巴黎圣母院失火、5G 时代来临,距离持续三年的疫情已经近在咫尺,对 vivo 的 11 年粉丝章登然来说,最重要的时刻是六月凉爽的一天,在绍兴书圣故里的河边散步时,看到拱桥下的游船,和桥上桥下休憩时的人们。



在技术迭代的大时代中,为何要关注普通创作者的个人故事?


实际上,答案已经在品牌名称中“剧透”了。vivo 这个单词来自于古拉丁语,在公元元年前后六百年里,罗马人用“帷幄尔”表达对英雄功绩的敬仰。


不难看出,在 vivo 的价值观中,英雄不是高大的、闻名的、站在舞台中央的“雕像”,而是在这个人人都能举起手机创作的时代中,每一个积极生活、与世界互动的普通人。


英雄,就是每一位平凡生活的创作者。



如果你是 vivo 的老用户,就知道这是一个拥有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国民级手机品牌,国际数据公司(IDC)手机季度跟踪报告也显示,在刚刚过去的 2022 年第三季度,vivo 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和出货量都高居第一。


不过,越是在市场上取得成功,越需要品牌去输出故事、构建风格、表达理念,让这些软性的、需要用户花时间去阅读的内容去赋能产品,帮助品牌走得更远。


在移动影像领域,vivo 与蔡司的联合研发,以及扎实的自主研发,打好了技术的基础,影像加计划探索了边界,《创作者》杂志则将这一切记录在纸本媒介中,展现了 vivo 乃至整个社会在移动影像技术、文化方面十年的⻜速发展与变迁。


能够将自己的故事用多元的方式表达,是品牌力强大的表现,这离不开品牌团队和决策者的决心和“远见”。就像杂志中的创作者们一样,vivo 也会时而面对高山,时而潜入水中,只要《创作者》仍能以十年为尺度去书写品牌历史,便能持续探索,许诺给我们一个值得奔赴的未来 。☁️

监制:乌云

作者、版式:Andy

现场首发|知乎搞的年度盘点,竟然把书店变成了树洞!

盘点本年度的时尚广告,又给图像视觉带来哪些回响

2022 社交网络最热门的托特包,居然是它啊?

国外的购物中心,为何变成这样了?

你的下一个办公室,何必真的是办公室?

常看常新的旅行、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。前往京东、当当等网站搜索“乌云装扮者”,就能找到这两本书。

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,是以“分享世界资讯、美和创意”为宗旨的独立书店,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。

 
            
 
            

关于人文、旅行、审美的微博杂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